|
从1945年二战结束后至20世纪70年代中期,法国经济持续增长、社会快速进步,这一阶段成为法国20世纪历史上发展最为迅猛的时期,史称“辉煌三十年”。法国之所以能取得如此成就,离不开政治、经济、文化等层面的诸多因素,其中中央政府领导实施的领土整治,堪称协调区域发展、助力法国现代化的“组合拳”。 城市化失衡催生领土整治需求 法国领土整治政策的出台有着特定的历史背景,最为重要的动因是20世纪后半叶的快速城市化。战后重建时期,法国重点发展基础工业,对城市工人有着大量需求,与此同时农业现代化使得农业生产率大大提高,乡村剩余劳动力得以大量转移到工业领域。两者相辅相成,共同推动了法国的城市化。 在这个过程中,大城市因为虹吸效应发展水平远远高于中小城市,特别是首都巴黎。巴黎原本就有着无与伦比的吸引力,二战后其人口增长幅度更是远超全国平均水平。首都聚集了大量的高端人才,获得了巨额的国家投资,其他城市的收入和生活水平也难以望其项背。由此,巴黎与其他城市之间的两极化结构愈发深化,法国社会各界纷纷对这种不均衡状况提出批评。法国著名学者让-弗朗索瓦·哥哈维尔在1947年出版的《巴黎和法国沙漠》中指出,巴黎作为特大都市所具有的虹吸效应使得全国约三分之二的土地面临发展停滞、人口减少、经济活力丧失等问题,如同“沙漠”一般。 现实问题和舆论批评促使法国政府思考如何运用公共政策,重组资源要素,均衡地区发展。1950年,时任法国建设部长的珀蒂向政府提交了一份“领土整治计划”,首次提出“领土整治就是要依据自然资源和经济活动来寻求人员在全国范围内的最佳分配”,它的四个主要目标是推动工业分散化、推进农业创新、改善旅游设施建设和促进文化资源的分散化。1955年,孟戴斯-弗朗斯政府推出了“区域行动规划”,将法国本土划分为22个大区,为后续一系列国土整治和区域发展政策奠定了基础。1963年,法国空间规划暨区域行动署成立。1971年,政府发布“不可接受图景”,指出了贫富不均、城乡发展不平衡以及巴黎大区过度发展三个主要问题。1972年7月,法国政府通过法律首次明确此前划定的大区在地方行政区划中的等级,并令大区负责协调省内经济发展。 多维度政策精准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法国的领土整治并不是一揽子计划,而是根据不同情况不断推陈出新,确保了政策的灵活性和针对性。从地域来看,领土整治的重点在首都、西部、西南部、中央高原和东北部,并涵盖了城市、乡村、山区等区域。从措施来看,包括工业分散化、服务业分散化、城市体系构建、薄弱地区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总的来看,法国政府试图通过税收、补贴和贷款等手段,调节人力、物力和财力在不同地域中的分布,使之达到一种合理的平衡状态。 具体来看,由于快速城市化加剧了区域之间、城乡之间的不均衡现象,因此面向城市的改革政策是领土整治的重中之重。 纾解巴黎资源的过度集中是首要任务。在巴黎大区的企业要被征收特别税,且在巴黎大部分区域新建办公场所或厂房需缴纳特殊费用作为罚金。相反,在巴黎大区之外开设工业企业,不仅可以获得工业发展补贴和工业调整补贴,公司在购买土地或楼房时还可享受一定的转移税优惠,并获得经济和社会发展基金或信贷机构的长期贷款。服务业的分散化也依循同种思路,以实现服务岗位的本地化。 因城施策助力构建均衡合理的城市体系。1964年出台的平衡型大都市政策,将里尔、南锡——梅斯、斯特拉斯堡、里昂、马赛等作为地区级大城市,用以分散巴黎的影响力。在20世纪70年代,法国政府先后出台了中等城市政策和小城市政策,以改善城市生活环境、创造更多就业机会为主要目标。中小城市政策采取地方与国家订立合约的方式,在协商过程中双方处于平等地位,在承担资金方面地方政府比重更大,这为因地制宜地实施项目铺就了道路。 新城建设也是城市领土整治的重要环节。新城建设是相对于旧城而言的,由于面积狭小的旧城无法满足城市化和现代化的需要,势必要求突破既有边界,在市郊开辟新城。新城政策于1965年首次出现在巴黎大区的规划中,其目标是建成一座将各种功能区域通过交通线路相连接的综合性城市,以实现生活、就业、设施的均衡发展,避免成为原有大城市的无序蔓延区域。法国从70年代开始确定了9个新城(其中5个在巴黎大区,4个在靠近平衡型大都市的其他省)建设项目。 除了城市备受关注之外,乡村、山区、部分沿海地区等发展较为薄弱的区域也位列领土整治相关计划之中,以缩小其与城市之间的发展差距。 在乡村发展方面,1967年,法国政府将一些发展落后的乡村地区划定为乡村更新区,利用土地整治干预基金提供的资金支持,根据不同地区的特点,有所侧重地推进乡村整治规划,助力法国农业经济和农村生活的快速现代化。针对山区发展情况,根据1961年和1973年制定的标准,法国划分出包括4263个市镇在内的山区经济区。新的山区政策,转向农业、手工业和旅游业的综合发展,其目标是维护和重建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平衡。山区特殊补助政策的出台,不仅破解了山区土地利用难题,盘活了当地小型机械制造企业,还提升了旅游业组织化程度,推动了公共服务提质升级。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法国政府开始重视欠发达的沿海地区的旅游发展,如科西嘉和阿基坦。政府意图在此打造出假日城市,吸收外来投资,吸引外国游客,促进其内生发展。 领土整治助推现代化提质增效 区域发展失衡,制约着一个国家的整体发展和现代化进程。面对二战后因工业化和城市化快速发展而加剧的区域发展失衡,法国政府展开了大规模、长时段和多向度的领土整治行动,对法国的现代化进程产生了积极深远的影响。 促进了区域经济均衡发展。原本过度集中在巴黎地区的资源和活动得以分散到外省,大都市成为区域经济的中心引领区域发展,中等城市承担起分流乡村人口进城的“蓄水池”功能,小城市则关注本地特色经济发展。通过领土整治,法国落后地区得到显著发展,勒阿弗尔——马赛线以西地区的经济发展明显加快,传统上工业法国和农业法国的鸿沟逐渐弥合。另外,乡村和山区这些历来经济薄弱的地区,也在保护环境的前提下,逐渐缩小了城乡差距。 推动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在领土整治过程中,各地区根据自身优势发展特色产业,避免了产业的同质化竞争。乡村地区的农业现代化和第二、三产业的发展,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增加了农产品附加值,也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老工业区通过结构调整,淘汰落后产能,推动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实现了产业的转型,从传统的重工业向高端制造业和服务业转变,提升了产业的竞争力。 提升了社会发展水平。领土整治不仅促进了经济发展,还在社会领域产生了积极影响。在乡村地区,基础设施的改善和文教事业的发展,提高了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受教育水平,而稳定乡村人口的措施,减少了无序流动,维护了社会稳定。在城市地区,大中小三级城市的均衡发展也为居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选择和发展机会,提升了整个社会的幸福感和满意度。 (责编:郑继民)
【版权声明】凡来源学习时报网的内容,其版权均属中央党校报刊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以及微信公众平台在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使用上述内容时请注明来源为学习时报网。
|
唐三藏的真名叫什么 | 白菜发苦是什么原因 | 夺魁是什么意思 | 多囊什么意思 | dwi呈高信号什么意思 |
负氧离子是什么 | 指示是什么意思 | 扭曲是什么意思 | 梦到亲人死了是什么征兆 | 溜冰是什么意思 |
什么样的梅花 | 什么是脱脂牛奶 | 梦见男婴儿是什么意思 | 香干炒什么菜好吃 | 小麦过敏可以用什么代替面食 |
抹茶粉是什么做的 | 尿蛋白2十吃什么药 | 女生被操什么感觉 | 89年属什么的 | NT是检查什么的 |
鼻窦炎有什么特效药hcv8jop2ns0r.cn | 高中生物学什么hcv9jop3ns7r.cn | 眼睛有红血丝是什么原因hcv8jop9ns6r.cn | 子宫轻度下垂有什么办法恢复hcv8jop2ns6r.cn | 吃甲硝唑有什么副作用hcv8jop5ns9r.cn |
羊肉馅饺子配什么菜好hcv8jop1ns7r.cn | 工科和理科有什么区别hcv8jop4ns6r.cn | 胃不好的人吃什么养胃dajiketang.com | 团长相当于地方什么官hlguo.com | 为什么邓超对鹿晗很好hcv7jop6ns5r.cn |
od是什么职位hcv9jop0ns6r.cn | 低温烫伤是什么意思hcv7jop5ns2r.cn | 什么叫k线hcv8jop9ns8r.cn | 什么破壁机好用hcv7jop9ns1r.cn | 手串断了是什么预兆hcv9jop6ns1r.cn |
男人下面有异味什么原因sanhestory.com | 维生素b12是什么onlinewuye.com | 低烧吃什么hcv7jop5ns2r.cn | 玩手机头疼是什么原因hcv9jop5ns2r.cn | 向日葵代表什么生肖xianpinbao.com |